- 區號:0898
- 郵編:572000
- 位置:地處中國海南省最南端。東鄰陵水縣,北依保亭縣,西毗樂東縣,南臨南海。
- 人口:47萬
- 區劃:下轄河東區、河西區和羊欄、荔樹溝等九鎮
三亞是全國最大經濟特區海南省的第二大城市。 是海南省南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通信樞紐;是我國東南沿海對外開放黃金海岸線上最南端的對外貿易重要口岸;是祖國的南大門;是建設中的國際熱帶海濱風景旅游新城。
三亞在國際經濟關系中有獨特的區位優勢。從三亞向東經菲律賓至西太平洋,向南經澳大利亞至南太平洋,向西南經中南半島至印度洋以及大西洋,比在廣州出發近900公里左右,是祖國真正的南大門。三亞還是保護南海諸島的后方基地,其戰略位置在國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。
三亞古稱崖州,歷史悠久,源遠流長。1992年3月考古學家在落筆洞發現了一萬年前的三亞人遺址,把海南人類歷史提前了二至三千年,是目前已知海南島最早的人類居住遺址,也是迄今為止我國舊石器文化分布最南的一處遺址;沿海一帶還發現古波斯人的墓群。早在秦始皇時期設置的南方三郡,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。漢代在現在的三亞市崖城鎮設立了珠崖郡治,隋設臨振郡,唐代改為振州。宋代成為我國最南端的地級規模的州郡。因其遠離帝京、孤懸海外,自古以來三亞一直被稱為“天涯海角”。唐代宰相韓瑗、名僧鑒真,宋代名相趙鼎、大臣胡銓和紡織家黃道婆等先后來過崖州,對本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和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。
公元1912年,崖州改為崖縣,1950年4月崖縣解放,成立縣人民政府,1954年10月中共崖縣縣委、縣政府及直屬機關從崖城搬到三亞。1958年與保亭、陵水及萬寧興隆牛漏地區合并為崖縣(大縣),1959、1961年先后分開,設置保亭、陵水縣。崖縣保留現轄區域。1984年5月19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崖縣設立三亞市(縣級)。1987年9月26日,國務院批準三亞市升格為地級市。同年12月30日,三亞地級市正式成立,掛牌辦公。
市區三面環山,北有抱坡嶺,東有大會嶺、虎豹嶺和海拔393米的高嶺(狗嶺),南有南邊嶺,形成環抱之勢,山嶺綿延起伏、層次分明;同時,山脈的延伸將市區分成若干青山圍成的空間,為城市不同地區提供了各具特色的空間景觀環境。海上回望,群山如綠色屏障輝映出三亞市的嫵媚多姿。眾多山頭也提供了眺望大海、河灣和城市景觀的制高點。三亞面臨南海,海灣較多,眾多海灣各有佳景。處于市區的大東海、小東海、三亞灣與市民生活的關系最為密切。海上的東、西二島仿佛是面向南海的一張大門,為寬闊的海面增加了層次感,海霧飄過,兩島掩其中,憑添了幾分神秘;漫步沙灘,作為三亞市標志的鹿回頭隱約可見。三亞有東、西二條河穿過市區,二條河交叉南匯于南邊海,北匯于中島端,自然岸線曲折多變,上游水網縱橫交錯,兩岸自然生長的紅樹林綠影婆娑,時有水鳥飛弋,魚躍錦鱗,景致優美,生機盎然。
三亞市區座落在這樣一種幽美的以山、海、河為特點的自然環境之中,城市的建設注意城市與自然景觀環境、生態環境的協調關系,“山—?!印恰鼻擅罱M合,渾然一體,構成了三亞市區獨特的環境特色。
到了三亞,沒有人不為這里的大海所動容,沖浪、海底漫步、海釣、潛水與神奇的海洋世界零距離接觸,盡情舒展身心,探索海底世界;或是靜靜地躺在沙灘上聽聽海浪聲,讓陽光親吻肌膚。此時此刻,“大肚能容容天下之美食”也在三亞得到了最好的回應,生猛海鮮、風味美食,別愧對了胃。
悠久的歷史和多種民族聚居,鑄就了多姿多彩的民間文化藝術,也孕育了極富濃郁鄉土風情的工藝精華與宗教文化。傳統的風俗與文化生活令人怦然心動,神話傳說、民間舞蹈、民族音樂、雕塑、園林、宗教、工藝品等等,體裁多樣、形式各異,美化了三亞、精裝了三亞,使游客們賞心悅目、嘆為觀止。
三亞市是一座依山傍海,充滿椰風海韻的園林城市。在南山佛教文化旅游區,有以生態和佛教文化為主題的雕塑精品;在天涯海角游覽區,有伴著不息濤聲的歷史名人雕塑群;鹿回頭山頂公園那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,在訴說"鹿回頭"美麗的愛情故事;亞龍灣中心廣場,一座榮獲了國家建筑“魯班獎”的現代園林廣場及雕塑群,將把您帶回久遠的歷史。一切的一切讓您目不暇接。